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的实施已超过半年,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实施近五个月,支付行业正迎来重大变革。预计到2025年,支付牌照的续展将成为历史,这标志着支付机构将面临监管新常态。
新条例的实施意味着支付牌照的“续展”概念将被常态化监管所取代。支付机构将面临两种退出机制:一是机构主动申请注销支付牌照;二是监管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应当注销牌照的情况后,将采取相应措施。此外,《实施细则》为新旧规则的过渡提供了明确安排,要求已设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在过渡期结束前满足新条例及实施细则中关于设立条件和净资产与备付金日均余额比例的规定。若过渡期结束时仍未达标,机构将不得不终止支付业务。对于过渡期不满12个月的情况,将按照12个月计算。
据「金融帮」分析,有可能在12个月过渡期结束后发布续展结果,这意味着支付牌照的有效期将不再每五年更新一次,而是转为常态化监管。对于近年来到期未续展成功或中止续展的支付机构,2025年将是他们最后的机会。预计的工作流程是:一月份预收材料,三月份正式接受申请,七月份公布续展结果。续展所需补充的材料包括:
公司名称必须包含“支付”字样,若不包含则需立即申请变更;
根据实施细则和新条例,评估是否需要增资,若不满足则需立即申请变更;
确认是否满足其他续展条件;
业务不能中断,需有实际业务板块,并可能需提交可行性报告进行特别说明;
所有工商变更,如股份、高级管理人员等,需提前报总行、分支行审批并完成流程。
支付机构如银生宝、瀚银、汇潮等将迎来关键的一年,他们必须适应监管新常态,确保合规性,以维持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